|
|
|
|
|
實驗動物設施的清潔和消毒 |
|
實驗動物設施環境衛生是維護有利于實驗動物健康和福利的重要條件,包括墊料更換(視情況而定)、清潔和消毒。
清潔指去除過多的糞便、污垢和碎屑;消毒指減少或消除不可接受的微生物。
任何衛生計劃的目標都是維持足夠干凈和干燥的墊料、清新的空氣、干凈的籠具表面和籠具附件。
在能夠為動物提供健康的環境的基礎上決定清潔和消毒的頻率及強度。環境衛生控制方法和使用頻率的選擇受多種因素影響:
動物的正常生理和行為特征;
欄舍的類型、物理特性和尺寸;
動物的種類、數量、大小、年齡和生育狀況;
是否使用墊料及墊料材質的類型;
溫度和相對濕度;
需要進行衛生消毒材料的性質;
欄舍被污染的程度;
一些飼養系統或試驗方案可能需要特殊的飼養技術,如無菌操作或改變墊料更換頻率。
動物飼養設施中不應使用用于掩蓋動物氣味的藥劑。它們不僅不能代替良好的衛生習慣或提供足夠的通風,還會使動物暴露于揮發性化合物中,這些化合物可能改變動物的基本生理和代謝過程。
微環境的清潔和消毒
籠具、籠架和相關設備(如食槽和飲水裝置)的衛生和消毒頻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所使用的籠盒類型和飼養方法。
如使用定期更換的接觸或非接觸墊料,定期沖洗懸掛式托盤,是否采用網底或打孔底籠。
一般來說,欄舍和附件(如頂部)應至少每2周消毒一次。實心底籠具、水瓶和飲水管通常需要至少每周清潔消毒一次。
某些類型的籠子和飼養系統可能需要較少的清潔或消毒;這種飼養模式可能包括動物密度非常低和經常更換墊料的大型籠具、飼養悉生環境的動物而頻繁更換墊料、獨立通風籠具和用于特殊情況的籠具。
其他情況,如無強制通風的過濾頂籠具、排尿過度的動物(如糖尿病或腎病患者)或動物密集的圍欄,可能需要更頻繁的清潔消毒。
籠具可以用化學品、熱水或兩者的組合進行消毒。洗滌時間和條件以及洗滌后處理程序(如滅菌)應足以降低或消除條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外源病毒以及其他被認為可以通過衛生措施控制的生物體。
單獨使用熱水消毒是高溫或給定溫度(累積熱系數)作用于物品表面時間長度的綜合作用結果。同樣的累積熱系數可以通過將生物體短時間暴露在非常高的溫度下或長時間暴露在較低的溫度下獲得。傳統的82.2°C 沖洗水的溫度要求是指水箱或噴霧器歧管中的水。
洗滌劑和化學消毒劑可提高熱水的有效性,但在設備再次使用前,應徹底沖洗表面。它們的使用可能是一些水生物種的禁忌,因為殘留物可能是高度有害的。
用熱水和洗滌劑或消毒劑手工清潔籠子和設備也可能有效,但需要相當注意細節。尤其重要的是,要確保表面沒有殘留的化學物質,并且工作人員有適當的設備來保護自己免受熱水或過程中使用的化學試劑的傷害。
水瓶、吸管、塞子、料槽和其他小設備應使用洗滌劑和/或熱水沖洗,并酌情使用化學劑來殺滅微生物。超聲清洗是一種對小型設備的有效方法。
大環境的清潔和消毒
動物設施的所有組成部分,包括動物房和支持區域(例如,儲存區、籠具清洗設施、走廊和手術室)等都應根據情況定期清潔和消毒,頻率取決于該區域的用途和可能的污染性質。
蒸發的過氧化氫或二氧化氯是有效的室內徹底消毒用產品,尤其是對開展過具有高度傳染性外源微生物的研究單元。
清潔工具應由耐腐蝕和耐常規衛生的材料制成。它們應分配到特定區域,未經消毒,不得在具有不同污染風險的區域之間交叉使用。磨損的物品應定期更換。工具應以整潔、有組織的方式存放,并保持干燥和盡量減少污染或害蟲滋生。
作為實驗動物獸醫,我們需要關注設施層面的清潔消毒計劃,也包括消毒劑的選擇。使用帶有清潔功能的消毒劑產品,可以有效改善設施的衛生條件。
鑒于在長期使用消毒劑過程中,病原菌也會對消毒劑產生抗性,定期更換消毒劑是一種選擇,但是具體如何定期更換,還未見有出臺法規或規范進行明確的規定或推薦,還需進一步的研究。
不管使用那種清潔消毒產品或措施,我們需要定期監測設施的微生物環境變化以及設備的清潔消毒效果,確保良好的衛生環境來確保動物的福利和健康。
|
|
|
| |
|
|
|